【蘋果期貨給產業帶來了什么?】2017年12月22日,全球第一個鮮果期貨品種——“蘋果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蘋果作為我國農業最早開放的“兩水”(水果、水產)之一,終于實現了從生產的市場化邁向了經營的現代化。
在即將過去的第一個產銷周期里,圍繞蘋果期貨,產業界主流浩蕩前行——期貨公司大量人員深入產地調研,形成了一支蘋果期貨產業研究與服務隊伍;而鄭州商品交易所通過設立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支持金融行業探索創新了產業服務模式。對于春季遭受了凍害損失的廣大產區果農來說,他們感受到了產業春天的到來。
蘋果期貨前無古人,是一個完全創新的期貨品種。鄭州商品交易所經過了深度的產業研究合約設計,今年在運行中又多次進行過規則完善,使蘋果期貨實現了穩健運行。由于我國大部分蘋果主產區分布在黃河流域的高原山區,為農業貧困地區。所以,蘋果期貨天生具備扶貧性質。2018年,鄭商所在蘋果品種上首次設立“保險+期貨”試點項目。共有10家期貨公司的10個蘋果項目獲鄭商所立項及資金支持,涉及現貨規模約3萬噸,支持資金約1000萬。10個試點項目全部位于黃土高原產區,其中甘肅5個,陜西4個,山西1個。截止目前,7個項目已經出單,承保面積約1.5萬畝,覆蓋2511戶果農。其余3個項目的出單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蘋果“保險+期貨”試點給產地政府送來了一把扶貧的鑰匙,給金融行業開辟了一條精準扶貧的通道。試點走進產地的過程,就是各種社會力量融合,探索產業發展精準扶貧機制創新的過程。2018年1月,華信期貨公司出資約10萬元在陜西省延長縣開展蘋果“保險+期貨”試點,承?,F貨規模39.2萬斤,最終賠付198352元,每噸理賠1012元。目前,由延長縣政府推動,光大期貨、東證期貨等6家期貨公司聯合中國工商銀行共同開展的以蘋果“保險+期貨”試點為基礎的一攬子金融服務項目正在推進中。該項目承保蘋果現貨1.5萬噸,覆蓋種植面積10000畝。工商銀行為參與項目的龍頭企業、合作社、果農提供融資支持,光大證券以光大產業基金形式為項目相關企業提供包括發債、IPO在內的一攬子金融產業服務。
蘋果“保險+期貨”試點引發的創新遠不至于此。國元期貨公司在項目調研中發現,盡管2018年蘋果減產,但供大于求的情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保護生產者積極性是他們在試點中把握的主題。國元期貨、國元投資與中華聯合財產保險陜西分公司最終確定在陜西省白水縣盛隆果業有限責任公司開展蘋果“訂單+保險+期貨”試點。項目執行期限確定在蘋果價格最為波動的兩個月內。行權價格為11800元/噸,權利金490元/噸,實收147萬元。其中鄭商所支持100萬元,國元期貨支持27萬元,中華聯合財保陜西分公司支持20萬元。訂單價格為80徑果5.1元/斤,75-80徑果4.4元/斤,均比上年高出0.5元/斤,每噸高出1000元。盛隆果業是省級龍頭企業,是鄭商所指定蘋果期貨交割倉庫,旗下有盛隆陽光蘋果專業合作社,建有25個農村電子商務精準扶貧站、300畝蘋果科技產業扶貧園。試點通過合作社承保建檔立卡貧困戶232戶。
以上兩個實例說明,通過蘋果期貨和“保險+期貨”試點,蘋果產業發展的死結被眾手合力解開了。蘋果期貨讓蘋果有了透明的市場價格,有了公認的交割標準,有了標準化生產的指標,關鍵是有了對于蘋果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龍頭企業的保護措施?!氨kU+期貨”模式解決的是農戶的價格風險問題,而國元期貨“訂單+保險+期貨”模式創新點在于,由蘋果貿易企業與果農簽訂保底收購協議,最后由國元投資對蘋果貿易企業進行“再保險”,規避了因價格下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有利于訂單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企業通過蘋果期貨的“標準倉單”融資業務也解決了融資難的問題。通過蘋果期貨、蘋果“保險+期貨”,企業有了規避風險的場所和手段,有助于做大做強。而產地政府支持了金融資源通過整合優勢服務實體經濟的創新,找到了可持續性與可復制性的發展路徑。
蘋果期貨上市后,蘋果產業之外的資金開始大量進入蘋果產業鏈條,這對于幫助蘋果行業的民營企業提高素質,擴大規模,實現產業鏈轉型升級起到了遠期引導作用。但是,要學會在多與空之間看清市場風云,要學會以產業發展為宗旨把握投資方向,要學會以期貨交割規則規范經營行為,這都需要所有市場參與者有一個提高操作能力和思想覺悟的過程。目前蘋果期貨交割中出現的“問題”并非產業主流。而參與了“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的產區,無不期待蘋果期貨能給我國蘋果產業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